1、引言
投?Y连结险在中国进步过程之所以起伏曲折,主如果中国部分保险公司营销职员的误导行为,保险企业的管理不善、人才缺少,资本市场不成熟等问题所引起的。因此,借鉴海外发达国家及区域的经验,同时结合中国实质,使投资连结险在波动的市场中进步更趋稳定和增强保险经营的可持续性,对中国现阶段寿险公司防范投资连结险的经营风险及使其稳定健康进步具备较强的现实意义。
2、国内投资连结保险的进步近况
(一)国内投资连结保险历程的三个阶段
1.初露锋芒(1999-2002年)
自1999年首款投资连结型商品推出将来,借用资本市场的上涨,其全新的投资理念,遭到市场的追捧,并飞速得到市场认同。截至2000年年底,国内9家公司推出了18种理财商品,销售地区也由刚开始试点的上海陆续推广到全国60多个城市。
2001年,股市达到阶段性高点,投连险也达到销售高峰。依据中国保监会的统计,2001年投连险保费收入高达106.62亿元,同比增长542.26%。
2.遭受重创(2002-2005年)
2001年下半年,国内股票市场遭遇熊市,殃及保险利益与资本市场直接挂钩的投连险。保单持有人发现,保险公司刚开始承诺的投资收益没兑现,保单价值紧急缩水,投诉、退保等纠纷开始出现,2002-2005年,投连险业务市场份额逐年下滑,国内投连险业务出现危机。
3.逐步成熟(2006-到今天)
走过了刚开始的热门兴趣,历程了漫长的停滞萎缩,2006年将来,国内投连险市场逐步走上了稳定的进步。
2009年1月14日,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业推行〈企业会计准则讲解第2号〉有关事情的公告》,投连险收入不再计入保费收入,这对于前期投连险商品占比较大的保险公司来讲是一个不小的负面冲击,但公告的颁布也助推了投连险业务在保险公司中独立性的增强,投连险的投资理财功能得到了强化。
(二)国内投连险商品的数据状况
2014年,人身保险市场发展趋势强劲,人身保险公司全年达成保费收入12 687.3亿元,同比增长18.2%,增速较2013年提升10.3个百分点。截至2014年末,人身保险公司新单保费收入6568.6亿元,同比增长31.5%,占人身保险公司总保费的51.8%。
3、国内投连险存在的问题
(一)买家认识及现实需要水平的制约
任何商品只有在其基本功能充分发挥用途的首要条件下,其他派生功能才能渐渐开发出来。因为国内保险市场进步在整体上相对落后,尤其是寿险业发育的时间不长,因此,寿险商品本身所具备的保障能力还没为广大买家所认同。同时买家购买投资连结保险是要 拥有肯定的风险承受能力的。
(二)受法律和监管方面的制约
国内保险监管晚于保险业的形成,并且现在的保险监管仍侧重于条约费率的市场规范一方面,监管方法滞后和机构职员限制致使整个监管处于被动状况。投资连结保险需要监管工作应该拥有科学性、前瞻性、系统性,重心坐落于保险业的稳定、偿还能力确保、资产负债水平与保险资金运作的风险监管方面。
(三)投资收益水平受制于狭窄的投资途径
买家在选择金融商品时,自然会比较不同金融商品的投资收益、投资风险和功能,寿险公司提供的金融商品需要与其他金融商品有角逐优势才能得到市场的认同。投资连结保险的出现,事实上是寿险公司与其他金融机构围绕投资收益率方面的角逐。没投资途径的多样化,投资连结保险是没长久生命力的。投资途径狭窄必然使投资连结保险商品的投资收益非常难达到顾客的期望。
(四)资本市场发育程度不够
投资连结保险商品对资本市场的依靠性非常强,需要有比较成熟的资本市场和好的投资途径做后盾,不然非常难保证顾客的收益。假如将投资连结保险作为主要业务,将投保人的资金投入到不是特别规范的金融市场,一旦资金运作失误,因为没保底利率,将可能引发投保人大规模的退保,而投资者没信心,将没足够的买盘来同意投资连结保险的很多资金,这将加剧投保人资产的贬值,投资连结保险对金融市场有“ 协同效应”和“ 拥挤效应”,加剧了金融市场的动荡。
4、国内投资连结保险的对策
(一)投连险保单设计逐步与国际接轨
随着着国内居民收入的逐步增长与投资理财意识的增强兼具投资与保障功能的投连险不会在国内衰落,而会以全新的形式开始新的征途。国内的投连险商品还需要在保单设计上学习欧美国家的经验,在投资部分给投保人更多的选择权,而在保障部分设计的愈加合理。
(二)下调管理成本
下调保险商品的管理成本和退保时发生的退保成本可以提升投保人的投资收益,保险公司甚至可以做出若干年后返还肯定管理成本到投保人的投资账户的承诺。同时管理成本的收取比率和最后去向也应该向买家说明了解,如此可以提升买家对保险企业的信赖度,吸引更多的买家通过购买保险商品达成对生活的保障需要和理财规划。
(三)完善监管体系
改变寿险企业的营运管理水平。现在国内还没达成证券市场对保险行业的监管,国内保险业应该实行保险监管部门对投资连结保险的保险账户进行监管,证券监管部门对投连险的投资账户进行监管的协作监管。